敦煌入“畫” 《繪說敦煌》繪本用藝術語言講述敦煌故事
2025-07-27 09:34:24 來源:重慶文藝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陳發源)五臺山圖、鹿王本生圖、反彈琵琶樂舞圖、飛天等代表性壁畫,還有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等敦煌守護者的形象,都被作家葉舟以繪畫的形式記錄在了《繪說敦煌》中,讓世界藝術寶庫敦煌,以藝術的語言走近廣大讀者。

在本屆書博會上,由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甘肅教育出版社、讀者(上海)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承辦的“繪說敦煌”系列繪本出版座談會舉行。活動邀請到重慶市作家協會榮譽主席、著名作家黃濟人,重慶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西南大學教授、文學評論家蔣登科,重慶市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創委會主任、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李姍姍做客,圍繞本套叢書的編輯出版過程、內容特色及市場前景進行深入探討。

圖片

據了解,“繪說敦煌”系列繪本是一套展現敦煌人文歷史與社會風貌的通俗繪本讀物,包括《藍色敦煌》《敦煌消息》《石窟精靈:飛天花雨》《風沙絕響:鳴沙山與月牙泉》《神奇龍紋:伏龍磚》《沙漠風情:敦煌時節》等12冊。叢書以繪本的形式,生動呈現了敦煌的自然地貌、悠久歷史、璀璨文化、風土人情以及幾代敦煌學研究者“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

讀者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斌強在致辭中表示,敦煌是絲綢之路上最耀眼的明珠,是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的見證者,《繪說敦煌》系列繪本通過精美畫面與詩意文字,為讀者架起通往歷史與美學的橋梁。這種“文學+藝術”的創新表達,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

叢書主編葉舟通過視頻的形式與現場讀者見面。他在視頻中說道,“繪說敦煌”系列繪本是對敦煌文化的全新詮釋。它講述的是敦煌的千年歷史與今日風采,傳遞的是河西走廊賦予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與果敢。“繪說敦煌”的“繪”,既是描繪與彩繪,也是畫繪與創造,更是一針一線的匠心傳承。這12冊圖書,就像一塊塊堅實的磚石,鋪就一條通往中國西北的文化之路,帶領讀者朋友們抵達此生必至的圣地——敦煌。

圖片

黃濟人提到,敦煌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璀璨瑰寶。葉舟深耕西北沃土,長期以詩歌、小說等多形式挖掘、傳承本土文化精髓。此次,葉舟推出潛心創作的新作,以全新視角解讀敦煌文化母題,實現了對本土資源的深度開掘與創新表達。也希望廣大讀者能夠通過葉舟的獨特筆觸,深度感知敦煌藝術精髓,廣度領略其歷史與藝術的恢宏氣象,系統體會其“博大精深”的永恒魅力。

圖片

蔣登科認為,敦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獨一無二的寶貴資源,為本套叢書的誕生奠定了堅實基礎。他稱贊圖書策劃的匠心獨運,從多維度挖掘傳統文化精髓,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了貢獻;其文字精練雋永,繪畫精美考究,出版過程充分研究讀者心理,尤其適合親子共讀,體現了出版者與作者深厚的文化情懷。他期待這套用心用情之作,能將敦煌文化魅力更廣泛地傳遞給全國乃至世界讀者。

圖片

李姍姍分享了自己的閱讀體驗,這套書最打動人的是它真誠的“兒童視角”:它巧妙“蹲下身”,用“沙子為什么會唱歌”等懸念激發孩子好奇心,拒絕“端著”的知識堆砌,播下的是文化的種子。真誠、準確又俏皮的講述,非但不減其重,反讓飛天從壁畫飛落孩子掌心,化作牽系古今的風箏。她由衷贊嘆:“這套書把敦煌從‘課本里的遠方’,變成了孩子們‘可以捧在手心的故鄉’。最好的傳承不是讓孩子仰望大佛,而是在他們心田種下一朵待放的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