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詩歌銘記歷史 以朗誦致敬英魂 重慶市話劇院推出長篇史詩朗誦節目
2025-08-31 14:59:04 來源:重慶文藝網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重慶市話劇院近日推出長篇朗誦詩《在朝天門,聽見踏浪疾行的草鞋聲——致敬350萬出川抗日的川軍將士》。該作品由重慶市工人運動研究會會長、詩人陳剛創作,由劉紫旭、劉又僖朗誦,龔曉江擔任配樂及后期制作。

川軍出川抗日是中華民族抗戰史上悲壯而光輝的一頁。全面抗戰爆發后,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四川軍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全川(含今重慶轄區)累計征召兵員逾350萬,約占全國總兵員五分之一,位居全國之首;同時承擔了戰時國家三分之一的財政支出與大量糧食供應,為抗戰勝利作出巨大犧牲和貢獻。

裝備簡陋的川軍將士腳穿草鞋、肩背斗笠,轉戰南北,先后參與淞滬、太原、徐州、武漢等幾乎所有重大戰役,堅守五分之一的國土戰場。在滕縣保衛戰中,王銘章師長率部力戰殉國,為臺兒莊大捷奠定關鍵基礎。川軍以血肉之軀贏得“無川不成軍”的赫赫威名。

八年全面抗戰,川軍傷亡超過64萬人,其錚錚鐵骨與凜然氣節永載史冊。他們是中華民族永不磨滅的豐碑,其精神至今仍在巴蜀山河間回響。

 

在朝天門,聽見踏浪疾行的草鞋聲

——致敬350萬出川抗日的川軍將士

陳  剛

 

1

那一年,長江與嘉陵江,在此

打了個結,一個浸透淚水的結——

像母親攥皺的衣角

在風中,不曾發出一絲哽咽

 

黑云壓垮東北,戰火撕破華北

河山在鐵蹄下片片破碎

草鞋,草鞋,草鞋

一群又一群鏗鏘的足音,蓬勃的生命

一旦踏出,就奔赴抗日救亡的水路與山巒

邁向生死茫茫的烽煙

 

娘送兒郎,妻送夫君

江風呼號,汽笛裂空長鳴

出征,衣衫襤褸,鋼槍在握,心跳如雷

漩渦深不見底

三百五十萬雙草鞋,正踏過險浪

濤聲鍛成號角的剎那

閃電,“轟隆”一聲劈開長夜

 

九十六萬渝州兒郎

匯入三百五十萬川軍鐵流的洪波

把夔門的霧,踏成星河不滅

遠征的路一再拉長啊

竟落滿了——蒼茫風雪!

 

2

當抗日的旗幟卷起漫天烈焰

所有的拳頭都攥成了石頭

國共合作的槍聲

終于瞄準同一個方向

民族存亡的吶喊

終于震響在同一條戰壕

 

“川軍——從不負國!”

這血誓,在炮火中滾過、淬過

鑄成了青銅,勛章烙在胸膛

 

淞滬烈火,灼燙挺直的脊梁

南京殘陽里,倔強在一寸寸生長

滕縣斷垣,記得死守的重量

武漢江風,卷著大刀寒光?!?/p>

比月光更凜冽!

豫湘桂焦土,一寸山河一寸血

軍魂,正篆刻永世不朽的碑帖

 

聽!反攻的號角撕裂蒼穹

川音撞碎殘陽的那一刻

五分之一的疆場都在燃燒

每寸焦土都在咆哮:

“抗戰到底,始終不渝”

“護我中華,天地昭昭”

 

3

單衣裂了口,凝著帶鹽的霜

子彈比飄雪還輕,輕得像聲嘆息

后方?在千山之外

補給?是斷線的紙鳶,風雨飄搖

 

只有那面旗!

比墜落的夕陽更沉重、更悲壯

“死”字在風里繃成弓

就成了民族脊梁——

撐起快要崩塌的蒼天!

 

“傷時拭血,死后裹身”

那個血性的“川”字

早已鏨進了骨頭的縫隙

巴蜀的草鞋踏碎長江的迷霧

三百五十萬聲“給老子拼了!”

吼聲,震徹太行山的月、大別山的風。

 

正面戰場啃噬著鋼鐵洪流

青紗帳里長出復仇的刀槍

一個死守每寸山河,一個撕裂敵人心臟

兩條戰線的鐵流,在黃河咆哮聲中

熔鑄成中華民族的鋼鐵脊梁

 

大刀劈落的寒光里

倭寇的拂曉,正裂開一道縫

臺兒莊的凍土,喝飽了辣椒味的怒吼

湘江濁浪裹著忠魂,奔涌時

把棗宜的晚風,都扯成沖鋒的形狀

 

八年烽火里,巴蜀子弟

三百五十萬,把命押給祖國!

五分之一的兵甲,三分之一的糧秣

“無川不成軍”——

這烙印太深!是血肉熔鑄的豐碑啊

在天地間,挺立起光芒萬丈

 

4

三百五十萬棵巴山松,在大地上行走

落葉之處,山河的傷口長出新生

三百五十萬碗烈酒,仰首飲盡——

轉身,便成了鐵與火中的光!

 

背包里的家書,早被硝煙腌成褐色

灶臺上的臘肉香,還在夢里縈繞

娘縫的布鞋,磨穿了底也舍不得脫下

鄉音在槍林彈雨中踉蹌奔走

喊著弟兄們的名字,往死里拼殺

 

六十四萬個名字,永遠留在異鄉月下

三峽的猿聲漫過戰壕時

無名花草

正蘸著露水書寫碑文

筆畫里有火鍋的燙,川劇的腔

在他鄉夜最深處,他們仍在吶喊:

生是中國人,死是中國鬼

“列祖列宗,華夏——不亡!”

 

5

如今啊,

朝天門的風,還在嘶啞地呼喚姓名

天塹已成通途

跨江大橋的鋼索,繃著

那些未曾歸來的腳步聲

 

夔門峭壁上,懸棺忽然集體轉身

骨縫里迸出的川腔,比青銅還響:

“這錦繡河山——我們用命守住!”

 

驚濤拍岸,日夜回響

每朵浪花,都是不瞑的眼

凝視川流不息的晨昏

每寸安寧里,都烙著帶血的足跡

石壁滲出的水珠,是未干的淚

正擦亮——用命換來的霞光!

 

兩條抗戰血脈擰成鋼繩

從尸山血海里,拽出黎明的衣角

那些沒有回來的腳印

都長成了紀念碑

風一吹,就唱起了雄壯的《保衛黃河》

 

6

聽!這江濤如鼓,亙古回響

是青銅編鐘,在青銅的河床激蕩!

千百萬忠骨鋪就的

托起的,何止是鋼梁,更是黃河與長江

 

朝天門前,千帆正穿過陽光

新時代的腳步,踏響“強國有我”的鏗鏘

接過那面血染的戰旗

號角,仍在錚錚鐵骨里響亮!

 

看!華夏星空下——

“從不負國”的誓言

已化作千百萬雙草鞋夯實的燈塔,壓不彎的脊梁

照亮民族復興的路一一

永耀星光,乾坤朗朗!

(來源:市話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