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浪潮下,實體書店如何破局?實體書店創新發展大會給出了不同答案
2025-07-26 17:36:53 來源:重慶文藝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陳發源)在數字化浪潮與全民閱讀熱潮的交匯處,實體書店如何破局?7月26日上午,由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主辦的實體書店創新發展大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書店從業者、出版界精英、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實體書店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實現轉型升級,推動實體書店高質量發展。中宣部印刷發行局有關負責人、中國書刊發行業理事長艾立民出席并致辭。

機遇 打造市民文化生活的新地標

當前,實體書店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窗口,是書香建設的基礎工程,也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實體書店迎難而上、守正創新,探索出“書店+文創”“書店+研學”“書店+數字”等多元發展模式,不僅實現了自身的轉型升級,更為促進全民閱讀、增強文化自信注入了新動能。

中宣部印刷發行局有關負責人指出,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時期,文化強國建設對出版發行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實體書店要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把好內容關、質量關,成為傳播先進文化、弘揚主流價值的重要平臺,推出一批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精品圖書,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該負責人稱,各實體書店要主動擁抱新技術、新業態,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拓展直播薦書、社群營銷等新模式,讓書店服務更智能、更便捷。同時,要注重打造特色文化空間,增強讀者體驗感,讓書店成為城市的文化地標和精神家園。

艾立民指出,實體書店以創新為驅動,走出了一條轉型升級的奮進之路——從單一售書到多元業態融合,從傳統空間到文化體驗中心,從線下經營到線上線下協同發展,書店紛紛“破繭成蝶”。

當前,隨著抖音、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的興起,為實體書店探索“直播薦書”“短視頻營銷”“社群運營”等新模式提供傳播路徑。同時,伴隨著實體書店加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也為實體書店分析讀者需求,提供了精準化服務。

艾立民指出,書店不僅是賣書的場所,更是城市的文化客廳,通過精選優質內容、策劃深度閱讀活動、打造作者讀者交流平臺,讓書店成為思想的孵化器、知識的燈塔。同時,打造“閱讀+研學”“書店+非遺”“書香+咖啡”等特色場景,讓書店成為市民文化生活的新地標。

創新 打造“書店+”融合發展模式

實體書店如何發展?在全民閱讀的當下應該承擔著怎樣的角色?此次大會,來自新疆喀什新華書店、合肥元·書局、學大教育、南宋書房等書店代表,中發協少年兒童分級閱讀標準研制與應用實驗室負責人及抖音電商圖書教育品牌業務人員圍繞“實體書店”高質量發展進行了主題分享,傳授成功經驗。

新疆喀什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翟強以喀什書城為例分享了2024年書店升級改造后的成功經驗。他說,如今喀什書城不僅有豐富多樣的圖書品種,還引入了2200多種風格各異的文創產品,實現“書店+文創”的轉型升級,積極推進跨界合作等多元融合發展方式,以電商直播等線上營銷方式提升品牌影響力。

合肥元·書局店長汪利認為,實體書店的轉型,歸根結底是為了使文化服務更加貼近人們的本真需求,元·書局將持續打造國內首個以“次元文化”為核心,深度融合AI、元宇宙、新材料等前沿科技的“綜合體+廣場”項目,形成區域文化消費新地標和產業融合創新試驗場。

今年6月,隨著復合型公共閱讀空間品牌句象書店北京保利廣場店開業,句象書店已在全國開設10余家連鎖門店。大會上,學大教育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金鑫分享了句象書店共享閱讀、文化空間、文化閱讀活動、閱讀服務四大特色業務。金鑫表示,句象書店探索“書店+”模式,打造“15分鐘文化惠民圈”,讓公共閱讀空間突破物理的限制,打造閱讀新生態。

南宋書房主理人趙群偉則表示,南宋書房獨特之處在于將宋韻文化的精髓,以年輕化的方式呈現給大眾,書店集中展示大量宋韻?化普及類讀本及古籍影印本2萬余種。

抖音電商圖書教育品牌業務負責人邵莉莉指出,以抖音電商為代表的新媒體渠道正在成為實體書店拓展線上市場與流量的不二選擇。她說,在新的流量機制下,“好內容”將成為增長的第一生產力,也更容易獲得流量和生意,如果再抓住內容熱點的“風口”,就能拉動銷量“飛上天”。

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少年兒童分級閱讀標準研制與應用實驗室主任常汝吉還分享了分級閱讀在童書銷售中的重要性探索。常汝吉表示,實體書店需要借助互聯網和AI技術,采用場景化營銷策略,結合專家講座、親子閱讀等活動形式,增強顧客粘性。同時,利用文創產品開發以及會員制服務模式創新,實現從單一銷售向全方位服務轉型,從而滿足不同年齡段兒童及其家庭對于優質閱讀資源的需求。

從新疆喀什新華書店的創新實踐,到元·書局的數字化探索;從句象書店的全民閱讀推廣,到南宋書房的宋韻文化傳承,再到抖音電商的營銷創新,這些生動的實踐案例,為實體書店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更為全民閱讀注入了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