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陳發源)6月23日上午,由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作家協會、南岸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方寸之間·穿‘閱’山城——2025年‘巴·掌書’城市軌道交通閱讀季總結暨【‘閱’享山城城市記憶】渝版‘巴·掌書’城市書單計劃發布活動”在南岸區精典書店舉行。活動上,重慶出版社正式發布首批渝版“巴·掌書”城市書單,這批凝聚巴渝文化精髓的“城市文化種子”,將通過重慶市公共圖書館“巴·掌書”進軌道交通項目惠及廣大讀者。

存續城市記憶 渝版“巴·掌書”城市書單發布
以方寸之書載千年山城,用掌心尺度納城市文脈。
活動期間,作為本次活動的重要環節,渝版“巴·掌書”城市書單正式發布。重慶出版社精心挑選首批37本渝版“巴·掌書”書單,同步啟動年度渝版“巴·掌書”書單動態更新機制,形成覆蓋全齡段、全場景的渝版“巴·掌書”書庫。

何為渝版“巴·掌書”?是指在重慶出版單位出版含重慶出版發行機構策劃,或由重慶作家創作的公開出版發行,或內容反映巴渝文化、歷史、人文等的圖書,對“書香重慶”建設具有影響力,且規格為185mm(高)×180mm(寬)×38mm(厚)以內的圖書。
記者注意到,在首批書單中,赫然包含了《雪國》《古都》《智慧的覺醒》等一系列書籍,將陸續上架軌道交通站點“巴·掌書”借閱柜,市民可憑身份證、社保卡等進行免費借閱品讀。

重慶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編輯徐憲江表示,該城市書單聚焦重慶本土文化根脈,旨在建立專屬書單體系,以方寸之書,構建重慶城市記憶“基因庫”,為山城量身定制“文化基因圖譜”,助力我市“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

不僅如此,為了惠及廣大市民,現場舉行了首批渝版“巴·掌書”捐贈儀式。重慶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向重慶市公共圖書館捐贈首批精選的渝版“巴·掌書”200本,這批承載著山城城市記憶的書籍將用于補充各軌道交通站點的借閱柜。
此外,為確保優質“巴·掌書”讀物的穩定供給,10家公共圖書館代表與重慶出版社共同簽渝版“巴·掌書”選購意向協議,為“巴·掌書”資源池注入長效發展的“源頭活水”。
書香隨行 讓“巴·掌書”成為重慶閃亮的文化標識
除“巴·掌書”書單發布外,還舉辦了“方寸之間·穿‘閱’山城——2025年‘巴·掌書’城市軌道交通閱讀季總結活動。
據了解,“巴·掌書”進軌道交通項目自2024年4月啟動以來,已在全市8條軌道線路的69個站點部署71臺借閱柜,覆蓋10個行政區,投入圖書超 1.67萬冊,外借人次達42853,外借冊次46627,文獻流通率高達279.3%,圖書借閱量逐月上升,有效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務觸角,有力支撐了我市“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
“巴·掌書城市軌道交通閱讀季”系列活動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開展了“小小體驗官”“乘軌道·閱山城”采風活動、各公共圖書館協作打造“city walk路書”、作家市民采風創作山城文化等多個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活動,營造了“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社會氛圍,有力提升項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特別是在5月啟動“乘軌道·‘閱’山城”采風活動,組織本土作家和親子家庭分別組成采風團,通過由各公共圖書館精心設計的采風路書,沉浸式體驗借閱流程、感受山城文化魅力,產出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14篇,有效提升了項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市文化旅游委公共服務處處長張富偉介紹,“巴·掌書”進軌道交通項目的實施以及系列活動的舉辦,是我市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強市的一些創新實踐,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接下來,市文化旅游委還將持續推進“巴·掌書”進高鐵、進景區、進社區等閱讀推廣項目。
據悉,未來,“巴·掌書”進軌道交通項目將繼續深化“閱讀+軌道+文旅”融合模式,通過館校合作、文旅融合等機制,擴大項目覆蓋面和影響力,讓“方寸之書”串聯城市文化記憶,為文化強市建設注入新動能,讓“巴·掌書”成為重慶閃亮的文化標識。

活動期間還舉行了朗誦活動,由10家公共圖書館館長深情朗誦了組詩《流動的書香》和《山城有書》以及散文《讓閱讀,陪你走過每一程》《借一本書,穿越半城繁花》,生動展現了軌道交通沿線的書香流動與借閱帶來的詩意城市體驗。市作協組聯部主任陳飛更是在現場向本土作家發出動員,呼吁大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更多描繪山城風貌、講述重慶故事的精品力作。
渝版“巴·掌書”城市書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