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空谷回音——川劇《巴蔓子將軍》觀后
2025-07-08 19:09:19 來源:重慶文藝網

作者:鐘傳勝

經市川劇院采創兩年,排練八個月,演出時達140分鐘的大型川劇《巴蔓子將軍》終于和觀眾見面了。在市川劇院觀看首演后,感覺享受到了一次難得的戲劇盛宴。

悲壯的歷史畫卷

川渝人是幸運的,東晉常璩為我們留下了一部全書12卷、長達11萬余字,被譽為“中國方志之祖”的《華陽國志》。在首卷《巴志》中,對曾經生活在廣闊地域的巴人,做了相對詳實的歷史記載。其中,用100余字,講述了東周巴將軍蔓子的一段令人蕩氣回腸的故事,經過歷代演繹,使其成為了千秋傳頌悲壯的歷史畫卷。孟子有云“春秋無義戰”,東周列國,巴國部族眾多,《巴志》指出“其屬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蠻”,公元前590-前316年,巴國稱王期間,內憂外患,國中難得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灑遍了,郊原血。周之季世,巴國留下了蔓子以頭謝國,楚國留下了屈原投河殉楚的忠義故事。《巴蔓子將軍》的編劇融巴史于一爐,意在演繹蔓子的忠誠衛國精神,呈現出藝術真誠超越生活真實的舞臺形象,史有“楚王納巴姬”的記載,而劇中出現了蔓子夫人縈芑,由周露扮演,是一位英姿颯爽、智勇雙全的蔓子的賢內助,這一角色的選擇,應是經統籌后的優選,她的出現,給全劇增色不少。

精彩的藝術呈現

川劇《巴蔓子將軍》近兩個半小時的演出,敘事清楚,節奏明快,主創人員集中了當下巴渝川劇界的精英,出演巴蔓子的青年演員唐緯曾多次在央視亮相,出演縈芑的周露,是數度梅花獎獲得者沈鐵梅的入室弟子,曾獲我市“新秀”“新星”獎,其他主演,也是巴渝川劇界聲名雀起的名角。他們傾情地投入演出,始終字正腔圓、精神抖擻、動作到位,博得了臺下觀眾陣陣叫好和熱烈的掌聲。幾位主角的演唱,通過川劇名段旋律和節奏,傳達出蔓子、縈芑等人物的劇中情感,表現出精彩的故事情節。特別是大段的帶有音樂性的念白,語氣節奏間表露出正宗的巴腔渝調,突出了人物個性特色。對白中植入現代語言,插入拼音文字,頓覺觀之有趣。現代川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舉手投足、一招一式之間,表現出傳統川劇的美感,集體水袖等動作干凈利落,展現出演員們扎實的基本功。劇中武打情節較多,如夫妻對劍、翻跌技藝展示等,反復呈現出傳承并發揚光大了現代川劇的技巧性和觀賞性。誠如觀眾所言,整臺川劇用抽象、寫意的手法,在舞美、服裝上時尚應景。配曲植入巴歌渝調,有編鐘等打擊樂器奏出的樂音,嗩吶等吹奏樂高亢悠揚,“太陽出來喜洋洋”的變奏貫穿全場,很能振奮觀眾精神,調動劇場情緒,拉近了觀戲的時空距離,鄉音鄉情,也帶給觀眾無限的審美遐想。

相關的幾點聯想

古代巴人的歷史是立體的,有很多值得我們關注的空間。早年童恩正先生著有歷史小說《古峽迷霧》,講述了巴國王族的最后歸宿。實際上,《華陽國志》已經講述了強秦滅巴后,巴地各族的生存沿襲狀況,巴人后裔如賨人、土家族、仡佬族等,仍保留著其先人的很多生活習慣,大量的考古發現,證實了《華陽國志》中的文字記載,巴人留下的編鐘上的文字、錞于上刻畫的民族圖騰、銅壺上刻畫的“水陸攻戰圖”以及大量的“巴蜀圖語”,就無聲地記錄著璀璨的巴國文化,確實也值得我們更加深入地加以研究。川劇《巴蔓子將軍》在巴文化研究上開了一個好頭,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戲。最后提一點建議,能否在長劇的中間,設置一次中場休息,因劇情冗長,容易引起觀眾的審美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