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重慶非遺打開元宵·余記山城小湯圓
2023-02-05 09:00:18 來源:重慶文藝網

“星燦烏云里,珠浮濁水中。”

一提到元宵節,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碗里那一個個冒著熱氣、軟軟糯糯、白玉似的湯圓了。作為傳統習俗,元宵節吃湯圓寄托著人們對團圓的美好愿望。

今天,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余記山城小湯圓”傳承人余兆放把祝福與想念包進湯圓里,讓這個元宵節吃個香香甜甜,圖個團團圓圓。

8

“余記山城小湯圓”源于1911年,是杭州顏鈞家傳制作技藝,早起源于培養宮廷廚子,后傳授技藝給兒子余國驊和兒媳陳秀卿。20世紀40年代初,余國驊一家到重慶,在當時的保安路(現渝中區八一路)開設了一家以湯圓為主的甜食店。因祖籍是杭州,故取名為“杭州小湯圓”甜食店。1964年改名為“山城小湯圓”。

余國驊夫婦在經營研究后,采用重慶傳統吊漿之法,取得滋潤柔滑的湯圓面,搭配香甜爽口的芝麻茸心餡,再結合浙江小巧精細的風格,創造出龍眼般大小的包心小湯圓。因傳統制作小湯圓技藝在第二代傳承人余國驊手中得到創新和提升,故又改名為“余記山城小湯圓”。

2019年,“余記山城小湯圓”傳統制作技藝被列入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承人檔案:

余兆放,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余記山城小湯圓”技藝第三代傳承人,尚滋苑食品總經理,中西面點高級技師,重慶糖果糕點行業協會副會長,重慶老字號協會副會長。對父輩傳承下來的老字號品牌“尚滋苑余記山城小湯圓”呵護倍加,用半生的心血,讓這個流傳了70多年的老字號品牌發揚光大。

 

文案、制作:徐云卿

設計:唐林

審核:陽東霞

監制:姜連貴

出品:重慶文藝網 華龍網集團文化藝術中心

鳴謝: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